南京市石鼓路33号2001室 19612212701 departing@icloud.com

项目展示

徐亮再发声:国足 500 万税后仅 300 万,行业对比引争议

2025-07-05

前国脚徐亮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回应国足薪资争议,直言 500 万年薪扣除税费后实际到手不足 300 万,这一言论引发公众对职业球员收入合理性的新一轮讨论。结合行业对比与青训现状,争议背后折射出中国足球发展的深层矛盾。

一、薪资结构的 “隐形缩水”

徐亮在直播中详细解释了薪资构成:以 500 万税前年薪为例,扣除 45% 的个人所得税(225 万)、10% 的足协调节费(50 万)、俱乐部绩效扣除(约 50 万)以及经纪人分成(15% 约 75 万)后,球员实际到手仅 150 万左右。这意味着一场世预赛生死战,球员拼尽全力 90 分钟仅得税后 1.5 万元,与公众认知的 “高薪” 存在显著差距。

这一计算方式并非孤例。足协 2025 年财报显示,中超本土球员薪资总额仅占联赛总支出的 12%,远低于英超的 67%,且 80% 资金用于支付外援天价薪水。即便如此,本土球员薪资仍经历了断崖式下跌:2019 年金元时代顶薪可达税后千万,2025 年已压缩至税前 500 万,降幅超 70%。

徐亮再发声:国足 500 万税后仅 300 万,行业对比引争议

二、行业对比的 “价值悖论”

徐亮强调,足球作为全球第一大体育项目,顶尖球员的市场价值应得到认可。他以行业对比指出:全国顶尖的足球运动员仅 50 人左右,其收入与其他领域头部人才相比并无优势 —— 电竞选手 Uzi 年薪 5000 万 + 直播分成,带货主播李佳琦单日流水超国足全年薪资,金融精英中金交易员年薪达 2.5 个国足顶薪。

但公众对此并不买账。网友质疑:“国足成绩常年低迷,连叙利亚月薪 2000 元的球员都能战胜我们,凭什么拿高薪?” 数据显示,国足 FIFA 排名第 94 位,而越南球员以月薪 3000 美元登陆欧洲联赛,形成鲜明对比。更尖锐的矛盾在于,女足国脚年薪普遍在 30 万至 80 万元,仅为男足顶薪的六分之一,却在 2023 年斩获东亚杯冠军。

三、青训困境的 “连锁反应”

徐亮担忧,持续降薪将摧毁青训根基。他指出,足球运动员培养成本高昂,职业淘汰率高达 95%,若薪资无法覆盖风险,家长将失去送孩子踢球的动力。数据印证了这一担忧:2025 年中超中乙球员月薪仅 2480 元,新疆某俱乐部年轻球员需自购训练装备,月收入还不够支付上海外滩一晚酒店费用。

但改革已现曙光。上海女足通过 “体教融合 + 社会力量” 模式,连续三届全运会夺冠,吉祥青训培养的周雅洁、黄沁怡等球员成为核心。足协也在探索薪资与绩效挂钩的改革方案,如基础年薪 50 万 + 世预赛出线奖 1 亿团队奖金,试图平衡激励与公平。

芒果体育官网

四、舆论争议的 “撕裂现场”

这场争议本质是公众对国足成绩的失望投射。徐亮的辩解被部分网友视为 “洗白”:“你退役后直播带货单场超百万,比现役球员还滋润!” 更有球迷直言:“竞技体育讲成绩,国足踢不进世界杯,就该接受低薪。”

但也有理性声音指出,薪资与成绩的关系并非线性。日本 J 联赛本土球员平均年薪约 210 万元,仅为中超顶薪的 42%,却培养出三笘薫(年薪 1760 万)等国际球星。这说明薪资结构优化比单纯降薪更重要 —— 如欧洲联赛采用 “基础年薪 + 出场激励 + 海外效力补贴” 的复合体系,既能保障基本生活,又能激发斗志。

结语

徐亮的回应撕开了中国足球薪资的 “表面繁荣”,但争议的解决不能止步于口水战。如何通过科学的薪酬体系设计,既保障球员合理权益,又倒逼成绩提升,是摆在足协面前的紧迫课题。正如上海女足青训的成功所示,唯有打破 “高薪低能” 的恶性循环,建立 “付出与回报” 的正向循环,中国足球才能真正走出困境。